邊海之城,國門東興,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,區(qū)域總面積590平方公里,陸地邊境線長39公里,海岸線長50公里。全市轄3鎮(zhèn)31個行政村10個社區(qū),常住人口30萬,其中京族人口1.87萬,是我國唯一海洋少數(shù)民族京族的聚集地。先后榮獲廣西首批特色旅游名縣、中國長壽之鄉(xiāng)、中國最佳生態(tài)旅游城市、中國十大養(yǎng)老勝地、中國電子商務百強縣、中國最具競爭力百強縣、中國最具海外影響力城市、全國雙擁模范城等榮譽稱號。

東興景點

原色裸露的石頭,紅色流淌的溪水,曲折的水隨著谷床的變化成潭、成灣、成瀑布,這里移步換景,讓你目不暇接。東興屏峰雨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景區(qū),位于東興市馬路鎮(zhèn)平豐村。東興屏峰雨淋公園,水中的溪流從海拔900多米的羅華山蜿蜒跌宕而來,谷床全是潔凈的花崗巖,千年流水沖刷,石頭裸露了原色,殷紅如血。溪水隨著谷床的變化成潭、成灣、成瀑布;谷道兩岸茂林修竹簇擁,危崖中閑花點綴,青藤怪樹探首。移步換景、美不勝收。屏峰雨林公園現(xiàn)已建成“逍遙漂”和“勇士漂”兩條漂流,石門谷溪谷瀑布觀賞步道。而地滑車,溫泉山莊也于2012年陸續(xù)開放迎賓。
地址:東興市馬路鎮(zhèn)平豐村
京島風景名勝區(qū)

京族是我國22個人口在10萬人以下的少數(shù)民族之一,我市江平鎮(zhèn)萬尾、山心、巫頭3個行政村(島)是我國京族的唯一聚居地,通稱“京族三島”。京族人口占我市總?cè)丝诘?2.8%,約占廣西人口較少民族人口的20%。京族文化具有悠久淵遠的歷史,京族群眾主要以漁業(yè)為主,以農(nóng)業(yè)為輔,屬沿海漁業(yè)與農(nóng)耕混合的經(jīng)濟文化類型。越語是京族的民族語言,通用漢語文?!肮?jié)”是京族最隆重、最熱鬧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獨弦琴和竹杠舞是京族特有的傳統(tǒng)文化節(jié)目。京族三島沿海、沿邊,海產(chǎn)品資源和旅游資源十分豐富。京族三島擁有金灘、南國雪原、萬鶴山、“哈亭”、紅樹林等自然和人文景觀,每年到京族三島觀光休閑的游客達50萬人以上。
地址:東興市江平鎮(zhèn)萬尾村
東興北侖河漂流

北侖河漂流位于沿邊公路那良鎮(zhèn)西南面范河村,屬集自然、民俗和異國風情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(qū)。景區(qū)位于北侖河河段的上段,地處亞熱帶,終年氣候宜人,水量豐富,終年可開展漂流。沿江奇峰林立,兩岸江南杜鵑滿山遍野,河面或險灘奔瀉,或水聚清潭,“兩岸青山相對出,一派清流云中來”,全程兩小時的漂流,你將攬盡北侖河迷人風光,領略異國浪漫風情,盡享“游船逐浪河中走,兩國青山伴我游”的樂趣。
在北侖河漂流終點處,便是大清國界九號界碑,游人駕舟沿江漂下,沿岸風光旖旎,山青水秀,藍天麗日,然而因界河水流急緩錯落有致,時而險灘奔瀉急流疾進,時而悠然緩緩閑情逸致,置身其中,令人無不感到心曠神怡,浹意無窮。
地址:東興市那良鎮(zhèn)西南面范河村
東興口岸

東興口岸位于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區(qū),其對應口岸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芒街口岸。南防高速轉(zhuǎn)防城-東興一級公路可達。距南寧188千米,距越南廣寧省首府下龍市180公里,首都河內(nèi)308公里,是1958年建立的國家一類口岸,是我國邊境線上的重要口岸之一。
東興口岸處于北侖河與越南哥龍河交匯處,相距越南芒街口岸僅100米,是我國唯一與越南海陸相連的國家一類口岸。每年進出口貨物近百萬噸,出入境人數(shù)每年高達300萬人次以上,在廣西同類口岸中位居第一,在全國陸路口岸中排名第三。
隨著中國——東盟自由貿(mào)易區(qū)的建立,東興口岸在中國對外開放中將發(fā)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從東興口岸中越大橋出境,可到越南下龍灣旅游也可經(jīng)越南的河內(nèi)、胡志明市到柬埔寨、老撾、緬甸、泰國去觀光。中越大橋中間的一道紅線是中越分界線,人們出境便在此“跨一步而出國”。主要景點有大清國五號界碑、胡志明亭、口岸聯(lián)檢區(qū)、中越友誼大橋、越南免稅店等。
地址:東興市河堤路\新華路
中越友誼公園

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位于廣西省防城港下轄東興市西南側(cè),中越界河北侖河旁。1958年為紀念中越兩園人民在解放斗爭中用鮮血凝成的友誼而建,故名“中越人民友誼公園”。
中越友誼公園總面積260畝。萋萋草木順著低矮的坡岡錯落地生長著。公園中心最高處矗立著“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”,為紀念援越戰(zhàn)爭中犧牲的中-人而建。碑的正背面分別用中越文字題寫“光榮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”,碑座正背面也分別用中越文字鐫刻著在抗法援越戰(zhàn)上犧牲的中國英烈名字。公園內(nèi)有1960年越南胡志明主席贈送樹種栽的兩棵友誼樹。公園南側(cè)小山上,有在解放路戰(zhàn)爭中英勇獻身的陳漢東等六位烈士墓。公園中有26畝寬的湖面,有湖心亭。在亭里,每到夏日滿目滿耳的陽光和蟬聲,從棕木圓葉間灑下,讓人感到一派典型的南國氣息。
中越人民友誼公園,為紀念中越兩國用鮮血鑄成的友誼而修建,是中越兩國友好往來的見證。
地址:東興市東中路18號
竹山景區(qū)

竹山村景點竹山村位于祖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,與越南芒街隔江相望,以盛產(chǎn)竹子得名。竹山村作為東興市的旅游景區(qū)之一,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及歷史人文資源:大清國一號界碑、北侖河口風景名勝區(qū)、紅樹林、廣西沿邊公路零起點標志、三圣宮等,這些旅游景點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(nèi)外游客前來參觀。
1、大清國欽州界碑在東興市內(nèi)共有八座。大清國一號界碑是光緒十六年(公元一八九0年)所立的第一塊界碑,碑文是清界務總辦、四品頂戴欽州直隸知州李受彤所書。大清國一號界碑已成為東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。
2、北侖河口風景名勝區(qū)。中國大陸海岸線東起中國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口,西南至廣西東興市北侖河口,全長18400公里。北侖河口是祖國最西南海陸交匯處,地處中國邊境陸地線始端,海岸線終端。在這里既可欣賞山海風光,也可領略邊陲風情。
3、紅樹林。北侖河口紅樹林生態(tài)區(qū)是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(qū)的一部分,是全世界連片面積最大的。
地址:東興市東興鎮(zhèn)竹山村
古榕部落景區(qū)

古榕部落位于東興市竹山榕樹頭村,東興市區(qū)可公交車直達。
古榕部落是竹山八景之一。竹山別稱榕樹頭,因村中一片古榕而得名。竹山古榕部落由一棵一千三百多年的古榕和眾多小葉榕組成。
古榕部落是竹山八景之一。竹山別稱榕樹頭,因村中一片古榕而得名。竹山古榕部落由一棵一千三百多年的古榕和眾多小葉榕組成。古榕為高山榕,榕樹高大挺拔,樹干需十三個成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。而這一株株榕樹,也許是海風終年吹拂的緣故,榕樹長到一定高度后就橫向生長,長出許多氣根,氣根接觸地面后長成一根根枝干,這樣的氣根不知多少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遠遠望去,一株榕樹就是一片樹林,在綠茵如水的野芋叢中,構(gòu)成了"頃地一古榕,飛瀑掛潭中"的佳景,打造了古榕部落"雙龍出海"、"四郎探母"、"六柱擎天"、"八仙會聚"以及榕樹瀑、榕樹墻、榕樹戀、榕樹侶等惟妙惟肖的生態(tài)奇觀。
地址:東興市東興鎮(zhèn)竹山榕樹頭村
陳公館景區(qū)

陳公館景區(qū)是民國名人陳濟棠的故居,興建于20世紀初期。公館是這是一座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青磚清水墻的兩層西式別墅,分主樓和副樓,兩樓中間用弧形的天橋連接,歷經(jīng)了歲月的滄桑,見證了東興的興衰與繁榮。建筑風格中西合璧,古色古香。景區(qū)內(nèi)古樹繁茂,紅花綠葉相互映襯。
陳濟棠,字伯南,1890年2月生于廣西東興市東興鎮(zhèn)大田村。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速成學校,畢業(yè)后在廣東地方軍隊任職。1929年任廣東編遣區(qū)特派員、第八路軍總指揮,逐漸控制廣東軍政大權(quán),成為粵軍總司令和廣東省政府主席,時稱“南天王”。作為土生土長的-一級上將,在其主粵期間,也為家鄉(xiāng)的發(fā)展不遺余力,作出了貢獻。
地址:東興市永金街與明虹路交匯處
京族博物館

京族博物館位于廣西省防城港下轄東興市東興市江平鎮(zhèn)萬尾京島風景名勝區(qū),2009年正式開館。這是我國首個京族博物館,集中展示了海洋民族——京族的歷史文化、民族風情。
京族,是中國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數(shù)民族之一,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個海濱漁業(yè)少數(shù)民族,同時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,京族歷史上曾被稱為“安南”、“越族”,1958年5月,經(jīng)中國國務院批準,正式定名為“京族”。
東興京族生態(tài)博物館占地26畝,館內(nèi)布展總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,是一座以收藏、保護、研究、征集、展示京族物質(zhì)與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的專題性民族博物館。其中文化展板塊分為六大篇章,即展示京族人民居住環(huán)境、民族服飾特色和語言文化習俗等內(nèi)容的“臨海而居”;體現(xiàn)勤勞京族人民拉大網(wǎng)、挑螺、挖沙蟲等各種捕撈方法和多樣飲食文化的“靠海為生”;展現(xiàn)京族特有樂器的“獨弦傳情”;表現(xiàn)京族豐富海洋文化的“以海為敬”;融合地方和越南、法國多種特色的京族“民間信仰”和保護傳承京族特色文化的“民族之路”。
京族博物館是走近京族、了解神秘京族文化的一部生動教科書。
地址:東興市江平鎮(zhèn)萬尾村
社山遺址

社山遺址又稱交東貝丘遺址,位于廣西省防城港下轄東興市江平鎮(zhèn)交東村西南海邊,是新時期時代的遺跡。遺址在高出海面約10多米的山丘上。山上有一社山,遺址在社山東部隆起處,故得名社山遺址。
社山遺址是1958年春村民在山邊建牛欄挖墻基時發(fā)現(xiàn)的。1958年至1978年,廣東、廣西兩?。▍^(qū))博物館文物普查組先后對遺址進行了考察,采掘了磨制石斧、夾沙繩紋陶片、動物化石、貝殼等,因而被確定為新石器時期晚期遺址,1983年立了保護標志,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文物保護單位。
遺址面積約1500平方米,呈東西走向,南臨北部灣,北為丘陵地,東西寬約200米,南北長約400米。西面有一條小河從北向南流入海灣,北面是起伏的山丘,高約10多米。 山上堆積大量貝殼,以蠔殼居多,雜有泥蚶、白螺、網(wǎng)錘等先民遺物,人稱“蠔殼山”,被一層表土及植被覆蓋。
社山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東興居民留下的生活印記,是東興歷史悠久的明證。
地址:東興市江平鎮(zhèn)交東村
輝達口岸城——龍騰閣云頂觀光

(越南芒街市風光)
(中越兩國的夕陽有何不同,期待您的親臨體會)
小貼士:想?yún)⒂^的小伙伴可到輝達口岸城營銷中心領取免費觀光票噢!
開放時間:早上10點~下午17點
營銷中心地址:東興市河堤路288號
專業(yè)提供
公司年會、獎勵旅游、年假旅游、休閑聚會
讓您的會議更加體面,更多互動,更有新意!
長按“識別二維碼”
旅游咨詢一:13277724168 果果
旅游咨詢二:13277764168 莉莉
旅游咨詢?nèi)?/strong>:13277784168 東哥
公司團體咨詢:18077191998 謝經(jīng)理
經(jīng)營許可證號:L-GX-CJ00034
評論